迷思三、接觸的人侷限於自學社群,過於保護
有人認為自學家庭物以類聚,相似性太高,缺乏多元性;而且家長多半相隨在側,過於保護。
關於「物以類聚」這點,大家應該都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環境對於人格養成的重要性,相信所有努力搬進好學區的家長都會點頭贊成。
如果能夠找到一個完全符合自己教育理念又不多收學費的學校,大多數家長應該都會毫不猶豫地把孩子送去。想想看,這個學校的師生與家長都是和自己有共同理念的人喔~多開心啊!
然而,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合理懷疑:「這樣接觸的人侷限於相同理念的人,過於保護小孩呢?」
朋友的影響
事實上,許多父母都有為子女過濾交往的朋友的經驗。當孩子有自己的主張,不受朋友所動,父母會很高興"他經得起考驗",但是當孩子個性軟弱、受到朋友不良影響時,父母難道就撒手不管嗎?大部分的父母應該都會努力去改變他、軟硬兼施地勸說、甚至強制轉學。
這樣,算不算過度保護?
自學者並不是離世獨居,還是會參加各種非自學者的"課外活動",雖然成長中的孩子多少會受朋友的影響,只是因天生的個性而有程度上的差別,然而孩子是聰明的,他們看得出來那些行為是好的,那些行為是不對的。
自學孩子的幸福就是不會被強迫去和不想要的人相處,自學家長的幸福則是省了"近墨者黑"(還爬不出墨缸)的煩惱。不幸受到不良影響?不需要轉學,換個課外活動就好。
家長都在一旁
至於"家長都守在旁邊不能獨立"這一點,我覺得在學校「守在旁邊的人」管的絕對比我們這些自學家長多,而且大多只是為了"方便管理",對個別孩子提供真正的關心與機會教育的能力卻遠少於我們。
身為家長的我們了解孩子的個性,知道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放手讓他們去探索,反正責任是我們自己扛。身為老師要肩負多少孩子的責任,卻不可能了解每個孩子的個性,只能設訂一個最安全的界線來限制所有的人,才能對得起所有家長。
如此看來,被「過於保護」的究竟是誰呢?
相關閱讀:關於自學的迷思(二)
感謝您的造訪,大貓搬新家囉!請轉台到爪過留痕的新家繼續閱讀精彩的內容!
歡迎一起加入爪過留痕的大貓臉書粉絲專頁!
May 202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