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出生之後,我一直奉行著「孩子,我要你輸在起跑點上」的原則教養,堅持不跑在學校前面,放手讓她在學校自己學,回家快樂玩。
幾年前有次看到李國修受訪,主題就是「孩子,我就是要你功課爛」。當時心裡的第一個想法是,「啊,被別人搶先了~」。接下來才是,「這人真棒,說出我心裡的話!」
老大出生之後,我一直奉行著「孩子,我要你輸在起跑點上」的原則教養,堅持不跑在學校前面,放手讓她在學校自己學,回家快樂玩。
幾年前有次看到李國修受訪,主題就是「孩子,我就是要你功課爛」。當時心裡的第一個想法是,「啊,被別人搶先了~」。接下來才是,「這人真棒,說出我心裡的話!」
研究在家自學可行性與相關資料的過程中,我遇到了一本讓我震撼不已的書:Weapons of Mass Instruction。台灣沒有出版,中國有簡體版,書名翻得很聳動:上學真的有用嗎?
上周小提琴老師家門前施工,道路不通,我們臨時被通知改到傍晚上課。
不同的時段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會遇到老師的其他學生。
除了遇到去年在我們之前上課的台灣媽媽,等待時又遇到接下來上課的另一位媽媽,她也講中文!讓我很好奇我們這位騎重型機車、年輕時到過台灣的義大利裔小提琴老師,到底收了多少移民家庭的學生?(之前台灣不老騎士的報導,還是他興奮地拿著重機雜誌跟我分享的...)
遇到沒見過的家長,閒聊話題不外乎住家與孩童,只要提到小孩,保證在三個問題之內一定會問到小孩在哪間學校上學!
近年來拜網路資訊流通迅速之賜,大部分父母都聽過「在家自學」一詞。可是我也慢慢發現,華人父母對於「自學」常會有種種另類解讀,最特別的是:「我沒辦法讓他不去上學,不過我們也有在家自學。」(應該是在開玩笑吧)
什麼叫做「又上學又自學」呢?
原來就是下課後不送補習班,在家由父母繼續教學,所以白天「上學」傍晚「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