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美國的自學者已經超過百萬,自學者在比例上還是佔少數,大部分的孩子還是每天到學校上課。換句話說,這世上大多數的人都不會有自學的經驗,如果要與不明白的人一一解釋自學的問題,大概一輩子也講不完。

因此,進入自學世界之後,我也慢慢地學會不和"不是真正考慮自學的人"討論自學的問題。

畢竟,每個人都有權力選擇自己所相信的道路,從結不結婚、要不要生孩子、如何教養、到上學或自學,當一個人信念已定,給他一百個解釋,他還是會有第一百零一個「但是...」出現。

只有對於正好在自學交叉路口上猶豫不決的人,我才會竭誠分享自己的自學經驗,無論對方最後選擇為何,我都不覺得浪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

然而我雞婆又易激動的個性實在是無藥可醫。有時在毫無心理準備之下聽到某些人對自學者的誤解,即使口頭上沒回應(這很難,一般是沒機會說),內心也會如波濤洶湧。不幸的是,我不是思路敏捷的人,常常講到打結,心裡邊想著我現在到底說到哪兒去了呢?這好像不是討論的主題啊?

所以,我決定把所遇到的迷思一一寫下來,要是對方有興趣,便邀請他來部落格坐坐。要是沒興趣,那我多說又有何益處呢?

開始討論第一個迷思前,先分享底下這段搞笑影片~輕鬆一下~

「七個關於自學的謊言」

迷思一 自學的小孩缺乏社交能力?

無論中外,大部分的人提到自學都會說:「自學的理念很好,可是怎麼培養社交能力?」

但是在自學團體中,我們都知道「自學小孩缺乏社交能力」是對自學最大的迷思。

橫向社交 vs 縱向社交

學校的社交模式基本上是這樣的,從小開始,一群天真的孩子,從早到晚待在同一個房間內相處~不論個性適不適合。這些孩子大部分的時間不准自由交談或傳紙條(上課),每一小時約有十分鐘可以紓解被困的壓力(下課)。中午有一個小時可以「自由社交」(午休),體育課可以稍微聊一下天,但是不得太誇張。下課後運氣好的可以在課後活動或補習班碰面,繼續在學校的社交模式。

而自學者的社交「很不幸地」毫無模式可言。社交的方式本來就會因著個性成長環境而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個人,面對小小孩、大小孩、青少年、成年人、男人或女人,他的應對方式也不會完全相同。

在校社交還有一個特性,就是一群同年齡、成熟度也相似的孩子,在群體中衝撞、摸索出大家都認同的社交規範。無論這個規範是否成熟和宜,因為是被多數認同的,就會被接受並彼此學習,因此在校社交是屬於同年齡的摸索學習。

相對於「在校社交」同年齡橫向的摸索學習,「自學者的社交」比較接近異齡縱向的模範學習。

舉例來說,以前的社會三代同堂,父母孝敬祖父母,子女自然效法,不用念到大學博士,都知道孝為百善之首。同樣的,自學家庭常帶著孩子與其他家庭接觸,孩子自然會學到與不同年齡的人如何應對。

自然與自由

自學的孩子知道社交是如何自然發生的。當自學者遇到個性不同的朋友,可以學習共處,也可以選擇離開~但是必須承擔因此感到寂寞、沒有同伴的後果。

萬一遇到喜歡欺負人的小孩,自學者更有空間上的自由,不會扭曲的忍讓或假裝忽略他人被欺凌,如此一來,有霸凌傾向的小孩沒有辦法為所欲為,也更有機會進一步學習與人相處的正確態度。

除此之外,自學的孩子更能順著自己的個性發展。活潑外向的孩子有機會充分表達自我,而害羞的孩子也能在熟悉的環境中更有自信的成長~不會受到社會上一味地追求"當個領導者"的影響,而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或者為了受到認同努力改變自己卻不快樂。在自學的過程中可以發掘出真正適合自己的路。

因人而異

每個自學家庭的自學理念不同,因此社交活動也會有所不同。以我家為例,我很幸運地在自學一年後找到一群想法接近的夥伴,過去這半年每週二、三、五都會見面。

每週二下午從科學實驗課開始,一直到自學公園聚會結束約五個小時。

每週三上午共同上三堂課,從中午到傍晚五點我們都在一旁的公園待著。這段時間有人會回去上趣味數學、樂高工程、或西洋棋課,沒上課的孩子則自由在公園活動,不帶玩具或任何電子產品,可以自己爬樹、或到一旁的樹林裡、玩各種自創的遊戲。

每週五上午則到一個家裡上西洋古歷史(古羅馬剛結束、目前上的是中世紀),結束後在屋後彈跳或遊戲。

跨年紀的群體裏從兩三歲的幼兒到十六、十七歲的青少年,大家必須學習互相尊重。當這些孩子累了,可以休息,也可以要求離開。他們不受限制一定要和哪個人互動,或玩什麼遊戲,沒有人可以強迫別人。

當孩子有不守規矩或不成熟的舉動時,家長(就是老師)可以選擇立刻介入,也可以等他們自行排解、事後再討論教導。

總之,一切都不是依照死板的規章行事,而是以人為本、因人而異。

感謝您的造訪,大貓搬到乾淨清爽的新家囉!

請轉台到爪過留痕的新家繼續閱讀精彩的內容。

歡迎一起加入爪過留痕的大貓臉書粉絲專頁!

May 2020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自學者 社交 迷思
    全站熱搜

    大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