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
加州很少下雨,今年更是乾旱,水庫的水都乾了,卻在我蓋雞舍的頭幾天飄了幾滴雨。所以屋頂怎麼能不趕快蓋好呢?
要裝天花板時,我忽然想到設計圖中沒畫到的前後樑。
如果使用波浪天花板(金屬或塑膠),就不需要加這兩根木條,但是我要用的是如同一般房舍的木板屋頂,觀察我家的房子,好像沒有這個下雨就直接流進屋裡了吧?
於是我掙扎著把橫樑的前緣與後緣釘上,因為切鳥嘴時技術還很菜,放上去後斜度有落差,板子根本沒辦法釘上,只能湊合著固定,還不小心砸到頭、腫了兩天,終於深刻體會到工地安全帽的重要! >_<" (後面地板上露出的一小截深色木頭就是砸到我的罪魁禍首!)
8月14日
固定完前後樑,終於要裝天花板囉~
我有三片八呎乘四呎的OSB板,每片半吋厚。最初我很單純地把這當做數學計算題,在紙上分配好三片該如何切割才能拼出我要的天花板。
木板實在很重,我搬了一片試放,手痠了一晚,想等老公幫忙,但是他只有周末有空,而木板不上,屋瓦就上不了,工程停擺,我的雞舍到底何時才能完工啊?
於是不畏艱難的大貓,想出了解決辦法,利用梯子中間的凸起,先把版子下緣搬到梯子中間,再扶著下緣往上推,硬是把三塊板子送上屋頂。
讚嘆自己聰慧之餘,也不得不承認沒有力氣要當工人還是枉然啊~才搬三塊板子腳就扭傷了...
8月15日
放好木板之後,我再度赫然發現(整個工程根本是從頭"赫然"到尾啊...),應該要切成每片邊緣都有橫樑支撐,板子才不會凹陷。
來不及了,該怎麼辦呢?(再度陷入沉思...)
最後決定:切木頭來支撐邊緣...(工期再加兩天...)
8月16日
好不容易釘好天花板,板子之間實在太「凹凸有致」(見上圖),雖說只是雞舍,但是這樣是要怎麼鋪屋瓦啊?
再度沉思之後,決定繼續整個工程已經習以為常的「進兩步退一步」,拆掉安裝時砸到我珍貴頭顱的前後樑,切割短木材釘在柱子中間...
每次陷入沉思的時候,我都沒有閒著(要趕進度啊),這次同時進行裝釘門框。
製作門框時,我悟出了一個重要的道理,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我蓋得這麼辛苦了...
我 買 的 木 材 太 便 宜 了 !
光是四根木條要釘成一個平整的長方形,就花了我好幾天的工夫,不是這理歪就是那裡斜,因為木料本身就不是直的啊~對齊左邊歪右邊,對齊上面歪下面,是要怎麼釘出一個門框啊?
聽說一定要加drip edge,水才不會流到木板上...這個東西又花了我兩天的工夫(經驗啊)...
8月17日
鋪屋瓦之前,要先上一層felting paper,含有柏油,可以防水。
田田很高興可以爬到屋頂上...
8月18日
開始鋪屋瓦,這是合成材質的,釘上去就可以彼此自黏。我沒有電動釘槍,只能一根一根慢慢把釘子敲進去,第一天用完兩包屋瓦,還差一些得再補貨...
屋頂可以看到不平整的地方,就是板子接縫的地方啦,希望不要漏水啊...
8月19日
前一晚上網訂了新的屋瓦,早上取貨釘上去才驚覺,顏色不一樣耶~怎麼顏色比較深呢?
我原本就要深色的屋瓦,可是第一次訂錯了,裝釘的過程只覺得這顏色怎麼有點淺...完全沒想到我買錯了...直到買到我要的顏色才發現(所以顏色對我根本沒差吧?)
一路走來,到最後都不看設計圖了,因為根本沒想到這些細節啊~
包括屋瓦怎麼收尾?要是早有現在和電鋸的交情,我一定會設計兩側下斜的屋頂,找了半天根本沒有這種單側屋頂又這麼斜的設計啊~
(斜度超過每呎增高兩吋的屋頂不能用直接黏上去的roll roofing,一定要用釘的屋瓦 shingles,一般都是兩側下垂的屋頂,頂端另外買特別的屋瓦蓋住,但是我的屋頂高點只有單側,沒辦法放特別的屋瓦,該怎麼收尾讓我傷透了腦筋...)
最後我只好自己幻想,使用柏油黏膠把最上面兩排屋瓦黏住(最後一排暴露在外不能用釘子,會滲水進去),祈禱冬天不要被風吹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