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在2011年5月2日時寫的初稿,直到四個月後才整理出來。雖然忐忑不安為時不長,還是決定把這篇放上來當作自學路的開箱文。
從動念要把孩子留在家自己教(Homeschool),到拜訪有經驗的朋友、找資料、找學校的這兩個月來,我的心由一開始的一片茫然、見到曙光的興奮,到慢慢地沉澱,最後剩下隱約的忐忑不安。
Homeschool"自學"這個理念,就如同我竟然沒上班卻在家帶小孩這回事一樣,說實話就比天方夜譚還要離奇~我這輩子從沒想過。
說來也不奇怪,包括我們祖父母這幾代腦袋裡的"知識",都是由學校這個大機器傳授而來的,要我們跳出格子去想像把孩子留在家裡"上學",的確必須有很豐富的想像力才辦的到;而想像力,偏偏又是制式教育下最欠缺的。
缺乏想像力的我,為什麼會萌生自學的念頭?
在田田三年級以前,我們還沒有感受到時間的壓力,田田的老師很年輕,也很有理想地儘可能讓教學活潑。所以我雖然很懷念從前的Pathways(請參考舊文),還是安慰自己:至少這個學校家長們都很熱忱投入學校活動,自己也盡量參加學校義工。
雖然早有認識自學的朋友,但是我一直覺得我是不可能做得到的。直到有一天,平日不太理會田田帶回來的在校功課的我,聽中文學校的朋友們討論小孩的功課,忽然生出好奇心,想知道我的小孩究竟在學校學了什麼。於是拿起拿一疊作業單...
我的英文閱讀速度慢,當然先看使用世界通用語言-阿拉伯數字的數學。這一看不得了了,怎麼作業單有錯卻沒改到?拿著題目去問田田,她竟然還是不會!她給我的理由是:老師沒講解 (後來問過老師,其實老師課堂上有問需不需要講解,是田田自己不舉手)。緊接著作業出到沒教過的直式除法,短短幾天忽然意識到,原來我真的太混了,除了平日必須檢查回家作業,還得檢查在校作業!
每天放學後奔波接送課外活動、忙著準備晚餐,如今竟然還要再加上檢查回家與在校作業,讓我興起了不如自己教的感慨。
不過,這些都只是"導火線",真正讓我下定決心的"放射性燃料"寫起來落落長,只能以後再談。(請參考大規模教學武器)
犧牲很大
兩年下來,我在學校幫忙教體育、教美術、改作業(不提供標準答案喔)、影印教材、製作年刊、賣書募款、幫忙免費電影賣食物券等等,姑不論這些交給家長的工作是否合理,或者對提升學校教育是否真的有幫助;我曾經想過,如果學校能讓我有一丁點兒想要去跟朋友見面寒暄的動力,或許我會自私地完全不考慮在家教孩子。
然而或許是大家都忙,沒空理我這個外國人,或許是我無法融入他們的文化,總之在學校幫忙,我始終沒有交到可以一起家庭活動的朋友,即使同文同種的家長也是各忙各的。
反觀周末的慈濟人文學校,很開心自學的孩子拜託我中文一起教,也不要去上中文學校了。我老實告訴他們:「其實是媽媽想去見朋友….」
基於這一點,許多人認為我為孩子犧牲很大,應該是言重了,因為說實話,我還蠻開心可以把孩子留在身邊的,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把我離開學校後才逐漸領悟學習到的生活方式和智慧(雖然好像也不多)傳遞給他們。
我的育兒態度
然而,喜歡把孩子留在身邊並不意味著我是會幫孩子到底的"直升機父母",小孩作業或水壺忘了帶,我即使順路去學校,也不會幫他們帶(午餐倒是沒有忘過,那是他們書包裡最重的東西,很難忘記啊?)。老實說,田田忘了帶我也不會知道,因為什麼時候交甚麼作業是她的事啊,小玉的作業我會提醒,但是她也知道這是她的責任。
每天早上要穿什麼衣服我也不插手,我不記得田田幾歲開始自立,但是小玉從四歲就開始自己搭配自己著裝了。每天早上是老公送小孩上學,常常等到我去接他們時,才注意到他們穿甚麼衣服~特別是那種看了讓我很想把頭埋進沙裡、不承認這是我的小孩的搭配。有時想想如果哪天他們不見了,要我描述他們當日的穿著來協尋,我一定很慘,想破頭都想不出來。
上學以來,為了讓孩子喜歡上學、在學校不無聊,我沒有在家幫他們"課前預習"。這樣上學能學到新的知識,才不浪費時間,當然更沒有"課後補習"。我一直認為,給孩子充分的時間玩是很重要的事,最高等級是做中學,最不濟至少不要把玩的時間拿去"重複學習",目的卻只是拿更高的分數。
因此,自學讓我們很心動的另外一個理由是:沒有作業。
因為一對一教完後,小孩會不會,哪裡需要補強很容易看出來,不需要額外的作業來"看看你懂了沒"。更吸引我的是,可以由做中學,讓學習與生活相連結,使學習成為一輩子的事。
我會擔心的,應該是小玉的英文會話能力,以及兩人的公共演講技巧能力。當然還有我自己的英文閱讀速度不夠快,無法掌握足夠的資料傳達給孩子。但是我想至少在小學以前的內容,我應該還可以應付,中學?以後再說吧。(誰知道我會不會一年後就把他們送回學校呢?)
所以,我的忐忑不安究竟為了甚麼?應該是跳出框框、面對未知的恐懼吧。人都寧可選擇安於現況,因為現況即使不甚滿意,至少"已知"讓我們覺得安心;而踏出未知的腳步,即使可能會更好,卻也可能會跌得很慘。
讓我祝福自己吧~勇敢地面對未知,幸福地培育出屬於我和孩子共同的成長回憶。
感謝您的造訪,大貓搬到乾淨清爽的新家囉!
請轉台到爪過留痕的新家繼續閱讀精彩的內容。
歡迎一起加入爪過留痕的大貓臉書粉絲專頁!
May 202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