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小畫家上傳

最近,我和一位老友討論暑假回台灣要送小孩去上什麼課。

最重要的目的,其實不是她們學到了什麼,而是,大貓得到多少的自由時間。咳咳...我是說,她們得到多少的學習樂趣,這樣以後才會喜歡回台灣,才有動力繼續學中文啊。

老大的課想好了,大概是去上國語日報社的中文夏令營。但是屆時剛滿四歲的小玉呢?

大貓娘建議去上功文數學。

我對功文數學一無所知,老友的女兒有經驗。她的評語是:「上了之後,學校的數學都不難了。」

我想到田田上幼稚園(大班)時班上一位印度男孩,他不太聽老師的話,即使在號稱自由學習的 Pathways,仍常被老師糾正。後來我和他媽媽聊天,才知道學校的活動他都會了,所以他很無聊

我家對面鄰居的小孩,在進入公立幼稚園之前(這裡小學都附有一年的幼稚園),上過頂尖的幼兒園,早早就開始拼音念書。她對公立幼稚園的評語也是:「好無聊。」

提前補習學會學校要教的東西,藉以在學校拿到好成績,卻失去在學校學習的興趣。這樣的教育,對孩子漫長的未來真的有好處嗎?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不要輸在起跑點上,所以,大家都偷跑。偷跑的人越來越多,起跑點也只好不斷往前移。這樣做,算不算是揠苗助長?

 

搬家前,曾經覺得田田愛跳舞,就送她去學舞。接著,又覺得她年紀到了,送她去學琴。然後朋友說蘇荷好,跑去試上,太讚了,立刻加入。不知不覺中,田田上了三種才藝課,週末還要上絕不能少的中文學校。

雖然這些課都是以遊戲為主,不強調專業,我的出發點原本就是:讓她覺得好玩有興趣最重要。但是每天行程緊湊,四處奔波,田田除了上課時很開心,根本沒有靜下來回想她學了什麼、回味學習的樂趣、以及進一步消化理解的時間。加上我還要帶著小玉去等姊姊上課,實在很累。所以,我三不五時就問田田:「還要不要上?」答案卻都是肯定的。

搬家後,除了已經交一年學費的蘇荷美術,我再也懶得找老師了。而且,小一以後不再是半天的課,每天下午快三點才下課,還要趕去上才藝班,诶,當年我可是立志要當懶媽媽的耶。

每天,田田回家自己做功課(我只負責讓她請教與最後的校閱,中英文皆然),和妹妹玩遊戲或看書。這樣過了幾個月後,我再問她:「妳還想不想學琴,學跳舞?」

她有點動心,想了想卻回答說:「可是我沒有時間耶。」

可不是嗎?她每天不斷地創作新的畫,寫新的信(我和大公雞都各自有一堆 "情書" 了),念書給妹妹聽,和妹妹玩,週三還要去上美術課,哪有時間再上一堂課呢?

所以,我只是告訴她:「如果妳想學什麼,記得告訴我。」

她點點頭說:「我知道了。」然後轉身繼續她的活動。

我忽然想起自己一直相信的:不要幫孩子安排好生活的每一步,要讓她懂得自己安排時間,能夠與自己相處,有機會自己思考。

這是為什麼之前我送她去蒙特梭利學校,又去 Pathways

因為新鮮,我差點迷失,每天忙於接送孩子於各種才藝課程。

幸好我們搬了家,打斷了生活的步調,也讓我由繁忙中驚醒:我怎麼會一不小心偏離了自己的理想?

 

早學與晚學,想學都會學到。重點是,是不是自己想學的。

當年我一路過關斬將,該學的都學了。卻沒學到 "自己想學什麼" 這件最重要的事。

而大公雞因為學習上有充分的自由。所以,小時候什麼都沒學,玩到大學還重考一次。但是最後找到理想的是他,學以致用並樂在其中的,也是他。

我覺得做父母的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幫小孩找到最好的補習班,不是看他的成績是否頂尖,申請不申請的到最好的學校,而是引導小孩去享受他有興趣的事。也許現在是樂高、辦家家酒,再過一陣子是塗鴉、剪紙。重要的是,他享受到了專注於喜歡的事物的樂趣,並且培養出完成目標的耐力。當他的興趣隨著年紀增長而轉移,總有一天他會找到他的專長,而且,樂在其中。

現在的人生三十才開始,博士碩士滿街跑,大學研究所念什麼名校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離開學校後你是否已經找到自己的興趣,擁有生活的動力。

一個懂得自己要什麼,卻沒上過最好補習班的孩子,長大後或許念不到名校,或許沒有輝煌的成就與耀眼的職業。但是活在興趣中,他的人生絕對不會匱乏。

在人生的路程上,發自內心真正想學的,一定學的到。早晚而已。

 

只是,在孩子成長的這十幾年中,如何壓抑自己 "望子成龍" 的衝動,與 "比不過人,未來可憂" 的驚慌,專注於適時修正指引的角色,放手讓孩子學會走自己的路,這才是我們亞洲父母最大的挑戰吧。

 

 

arrow
arrow

    大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