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泡澡。特別是寒冷的冬天,將冰冷的身軀浸入暖和的水中,被水環繞擁抱、全身四肢百骸瞬間通暢的溫暖,真是好幸福啊。

很小的時候,我喜歡把浴缸當成游泳池。那時的浴缸是水泥鋪彩色石子的,邊緣還有一大塊平面可放洗衣板或盥洗用具。我會站在上面,由浴缸的斜面滑入水中,「撲通」一聲水花四溢。現在想想這豈不正是水上樂園的前身嗎?這和水上樂園的溜滑梯頗為相似,只是規模小的多。但對於當年的我,這已經是很棒的水上娛樂了。

早期的水龍頭冷熱水是分開的,所以洗澡一定要先放水調水溫。如此養成的習慣,一直到後來即使有了冷熱水一起出來的水龍頭,甚至有了淋浴設備,只要在家洗澡,我仍會先放一盆水,用水瓢將水舀出沖洗身體,最後再泡一下澡。不管時間多少,不泡一下感覺就不對勁。
 

直到大學住校,我才被迫以淋浴取代盆浴。然而每逢週末回家,絕對不會忘了好好放上一盆熱水,泡個過癮。
 

出國唸書,甚至於成家後,一直住在必須在浴缸內沖澡的房子。所以,如果想享受一下泡盆之樂,事前得先努力刷洗浴缸。還得規劃是要先將自己沖洗乾淨,再刷浴缸,然後放水。還是要髒兮兮地跳進水中,泡爽之後再沖洗自己。
 

然而先苦後甘事先清潔法,必須光著身子濕漉漉地坐在空空蕩蕩的浴缸內等水裝滿,那真不是一件舒服的事,「跳進浴缸一瞬間暖和起來」的幸福感蕩然無存。

而先甘後苦事後清潔法,則讓我泡起來有一種「不徹底」的感覺。總是有什麼事還沒做、毛細孔還被髒東西堵著、水包圍著是我髒髒的那層油污之類的感覺。完全沒有洗淨後入浴「啊~全身都通暢」的暢快。
 

也因此在美國幾年下來,我平均一年大概泡澡兩次吧。泡澡的理由通常是感冒頭痛的太厲害,又被孩子操的無法放鬆,老公就會自動提出「去泡個澡放鬆一下」由他看孩子,讓我無後顧之憂的泡澡。我內心誠然很感謝他的體貼,但是基於前面所提的理由,我還是很少接納他的好意。

所以啊,現在我們看房子,浴室有沒有淋浴間和澡盆並立,對我而言絕對是很大的一個考量因素。我真的好思念那種幸福的感覺。

這次回台灣三個月,又是住娘家(1),真的是泡澡泡到爽。女兒們更開心,泡澡=玩水,很少有孩子不愛玩水的(2) 。每天和兩個小丫頭擠在浴缸裡,身體暖烘烘的,心裡更是熱呼呼的。
 

~我真愛泡澡。

 


1.      在婆家 我們在主臥房浴室洗澡 澡盆是很奇怪的 短短的 有一半做的比較高 像是椅子 深深的 孩子坐下就滅頂了 卻又不夠深 成人勉強坐下身體會露出水面 身高160cm以上大概都會坐的很不舒服 根本享受不到泡澡的樂趣

2.      我家老大小時候就很怕水 因為全身都是癢癢抓出來的傷口 碰到水總是尖叫哭泣到我的耳膜都快破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